?;肥露?,是指因風險化學品,如苯、液化氣、汽油、甲醛、氨水、二氧化硫、硫化氫、農藥、液氯等形成的傷害的事端。風險化學品通常具有爆炸性、易燃性、毒性、腐蝕性等。
主要癥狀:令人雙眼刺痛、流淚不止、頭暈惡心、胸悶、和呼吸困難等,嚴重者可窒息死亡。
應急關鍵:
1.呼吸防護。承認發生毒氣泄漏或危化品事端,立即用濕手帕、毛巾等捂住口鼻,最好能及時戴上防毒面罩。
2.撤離。沿優勢方向敏捷撤離。
3.發現有人中毒,要將其轉移到空氣新鮮的當地,脫去污染衣服,敏捷用很多清水和肥皂水清潔被污染的肌膚,同時留意保暖;眼受污染者,用清水最少繼續清潔10分鐘;因中毒暈倒者,取出口、鼻呼吸道異物,保持呼吸通暢,若呼吸中止時,做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,嚴重者速送醫院搶救。(注:搶救因硫化氫中毒導致呼吸中止的傷員,忌用口對口人工呼吸)
4.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,不要撿拾,應立即撥打報警,闡明具體位置、包裝象征、大致數量以及是不是有氣味等狀況。
專家提示:
肌膚防護:盡可能戴上手套,穿上雨衣、雨鞋等,或用床單、衣物等遮住裸露肌膚。如已備有防化服,要及時穿戴。
眼鏡防護:盡可能戴上各種防毒或非防毒眼鏡、潛水鏡、護目鏡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