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到了,很多人都喜愛在清涼的河水或湖水中逃避夏日的酷熱。但是,每到這個時分,溺水事件卻一再發作,更讓人惋惜的是,許多人由于不知道該如何自救和互救,然后致使悲慘劇的發作。
人吞沒于水中,水與雜物充溢呼吸道及肺泡,致使缺氧和窒息稱為溺水或淹溺。由此形成呼吸、心搏中止而致死者稱為淹死。
事實上,淹溺分為干性淹溺和濕性淹溺兩大類。
干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,因受激烈影響(慌張、驚駭、突然冰冷等),致使喉頭痙攣,致使呼吸道徹底梗阻,形成窒息逝世。當喉頭痙攣時,心臟可反射性停搏,也可因窒息、心肌缺氧而致心臟停搏。濕性淹溺依據淹溺時水的成分可分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。但無論是哪種成分的水,被溺水者吸入體內后,都也許經過必定的效果對人體形成損傷,乃至危及生命。
不管是何種因素形成的淹溺,都會致使全身缺氧,可致使腦水腫。呼吸道吸入污水可發作肺部感染。病情惡化可發作急性呼吸困頓綜合征、播散性血管內凝血、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。所以,溺水發作時的準確急救對搶救溺水者的生命十分重要。
自 救
不熟悉水性或誤入水者,活躍進行自救十分重要。首要,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亂,應堅持頭腦清醒。具體方法是,采納抬頭位,頭頂向后,口向上方,盡量使口鼻顯露水面,以便可以進行呼吸。呼吸時,呼氣宜淺,吸氣宜深,則能使身體浮于水面,以待別人搶救。千萬不可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,由于舉手反而簡單使人下沉。
會游泳者,若因小腿腓腸肌痙攣(抽筋)而致淹溺,應息心靜氣,及時呼救求得拯救。同時,自個應將身體抱成一團,浮上水面,深吸一口氣,再把臉浸入水中,將痙攣(抽筋)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抬,使拇趾蹺起來,持續用力,直到疼痛不見,痙攣也就中止。
互 救
救助者應堅持冷靜,盡也許脫去外衣褲,尤其要脫去鞋靴,敏捷游到淹溺者鄰近。關于精疲力竭的淹溺者,救助者可從頭部挨近;對神志清醒的淹溺者,救助者應從背后挨近,用一只手從背后抱住淹溺者的頭頸,另一只手捉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邊。救援時要注意,避免被淹溺者緊抱纏身而雙雙發作風險,如被抱住,應甩手自沉,然后使淹溺者手松開,以便再進行救助。
醫療急救
1、鏟除口鼻淤泥、雜草、嘔吐物等,翻開氣道。隨后將淹溺者腹部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,頭部向下,按壓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內的水倒出,但不可因倒水時刻過長而延誤復蘇。
2、對呼吸、心搏中止者應敏捷進行心肺復蘇,盡快行口對口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,口對口呼吸時吹氣量要大(編者注:心肺復蘇的具體方法拜見本刊2004年第3期《心肺復蘇 捉住要害的4分鐘》)。
3、淡水淹溺用3%生理鹽水500毫升靜脈滴注;海水淹溺用5%葡萄糖500~1000毫升靜脈滴注,或用右旋糖酐500毫升靜脈滴注。此外,糖皮質激素可防治腦水腫、肺水腫、急性呼吸困頓綜合征,并能減輕溶血反響。